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河北蔚縣剪紙

  河北蔚縣剪紙,據史書記載,蔚縣剪紙始於清朝道光年間,迄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歷史。蔚縣人一般把剪紙稱為"窗花"。以窗花見長,「天皮亮」可說是最早的窗花形式,即在雲母薄片上繪圖著色進行裝飾。早期當地還盛行供花鞋、荷包、枕頭上刺繡用的「花樣」。後來河北武強縣的木版水印窗花傳入,吸取其色彩特點,仿「天皮亮」透明效果,以刻代剪,形成蔚縣剪紙的獨特風格。蔚縣剪紙以「陰刻」和「色彩點染」為主,故有「三分工七分染」之說。代表人物是王老賞(1890—1951)。蔚縣剪紙的題材,多取自戲曲人物,也有花草魚蟲、飛禽走獸等吉祥形象。
  蔚縣剪紙源於明代,是一種風格獨特,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民間藝術,其製作工藝在全國眾多剪紙中獨樹一幟,這種剪紙不是「剪」,而是「刻」,它是以薄薄的宣紙為原料,拿小巧銳利的雕刀刻制,再點染明快絢麗的色彩而成,其基本製作工藝為:設計造型——薰樣——雕刻——染色。
  蔚縣剪紙是全國唯一的一種以陰刻為主的點彩剪紙,素以刀工精細,色彩濃艷而馳名,所謂「陽刻見刀,陰刻見色,應物造型,隨類施彩」而成。蔚縣剪紙當地俗稱「窗花」,大部分出自世世代代不知名的農民藝術家之手,種類有戲曲人物,鳥蟲魚獸,還有對農村現實生活的描繪等,這些作品構圖飽滿,造型生動,色彩璀璨,渾厚中有細膩,纖巧裡顯純樸,把它貼在紙窗上,透過戶外陽光的照射,分外玲瓏剔透,五彩繽紛,顯得特別的鮮靈活脫,別具著一種歡快,明朗,清新的情趣。
  蔚縣剪紙題材廣泛,意寓深長,生活氣息濃郁。無論是反映人們對吉祥幸福的祁納還是來源於勞動人民喜聞樂見的歷史故事、民間傳說及人物;無論是北方特有的文化背景和民俗風情的再現,還是用於四時節令、婚壽禮儀等慶典,都體現了民間藝人高超的智慧和豐富的想像力。加上疏密有致的造型設計、細緻入 微的精湛刀工、絢麗鮮艷的獨特點染,每一件作品都十分生動、有味、耐看。百幅戲劇臉譜,剪紙掛歷,檯曆,金箔剪紙等多種產品,進一步提高了蔚縣剪紙的觀賞性,收藏性和實用性,使蔚縣剪紙這門具有地方特色的藝術更加燦爛,輝煌。產品暢銷美國,日本,加拿大,新加坡等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深受國內外客戶的喜愛。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