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輻射事故防護

你可能聽說過某些家用裝修石材和家用電器中存在著輻射問題,其實這是兩種不同的輻射。一種是核輻射,另一種是電磁輻射。

      一、放射性

  我們做胸透時,穿透胸部的X射線是人眼看不見的射線。自然界中還有一些比X射線的穿透力更強的射線,它們是從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內發出的某些射線。

  放射性是指某些原子核衰變或核反應時能自發地放出某種射線的現象。放射線具有的共同特點是:看不見、摸不著、嗅不到,只能用儀器才能探測到;有大小不等的穿透能力。

  二、放射性事故

  放射性是一種自然現象,人類每時每刻都受到各種射線的照射。我們吃的食物、住的房屋、天空大地、山川草木,乃至人的身體內都存在一些放射性物質,由它們造成的對人體的照射叫做天然本底照射。戴夜光錶、做某些醫學檢查、乘飛機、吸煙等,都會受到天然本底以外的額外照射,叫做人為放射性照射。

  三、放射性防護

  ?儘量遠離張貼有電離輻射標誌或電離輻射警告標誌的物體或建築物。

  ?注意辨別放射源及盛裝容器。放射源一般被加工呈圓柱形或球形,外觀往往比較精緻、整潔、光亮,一些強的放射源在黑暗時還有可能發光。盛裝放射源的容器通常是用重金屬元素加工而成的。我們見到類似可疑物品不要擅自收藏。

  ?遠離施工現場。施工現場除可能發生因施工造成意外砸傷外,還應考慮某些施工基建過程中,一些深埋地下的放射源被挖出後會帶來輻射,使人致傷。

  另外,在某些特殊的施工現場,如對地下天然氣金屬管道焊接施工時,為防止管道洩漏,往往要對管道進行無損輻射探傷。由於某些探傷儀器在探測過程中會「說話」,所以一些居民和兒童感到格外好奇而圍觀,這樣有可能造成放射傷害。

  ?提防生活中的放射性污染

  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燃煤、飲用水、新建住宅的土壤及建築材料、香煙,以及其他一些食品,如魚及許多水生動植物、某些茶樹葉等都含有放射性物質。但這些放射性污染大部分是可以預防的。如燃煤可通過排氣通風,烘烤食物採取隔離屏障法;不長期專一性飲用礦泉水,嚴格控制和處理放射性污水;新建住宅要注意經常通風換氣等。至於日常生活用具中的放射性物質,由於其量較微,只要符合新產品的品質檢測標準,其危害是可以避免的。

  ?防止核洩漏事故傷害

  核電站有很嚴格的技術安全措施,通常發生核物質洩漏的可能性極小,但在某種意外情況下可能有放射性物質洩漏,在一定範圍內形成煙羽區和食入區。

  1煙羽區的防護

  核事故所洩漏的放射性物質在空氣中形成羽毛狀的煙氣流。它們會在10-20km範圍的地面沉降,形成煙羽區。

  人員在煙羽區內的主要防護方法是防止有放射性的物質沾染,儘快疏散、掩蔽。在煙羽區沉降期間,即使撤離也應對呼吸道和身體進行防護,對污染的皮膚及時進行洗消。個人防護方法與爆炸放射性沾染的防護方法相同。

  注意隨時接受人防部門的指導。採取一些控制性防護措施,如服用碘片,食用經檢查合格的食品等。

  2食入區的防護

  核洩漏事故會引起水系、牲畜、蔬菜等的污染。人因食入這些食物會造成輻射傷害區域,稱為食入區。食入區可達50km甚至更遠。

  居民在食入區內要遵守對食物和飲水的管制規定。對這個區域內的某些食品如牛奶、蔬菜和水果要進行嚴格的檢查。銷毀沾染嚴重的蔬菜。測定水源是否可以飲用。人員應儘快服用碘片。

  四、電磁輻射的危害與防護

  電磁輻射是指能量以電磁波形式由波源發射到空間的現象。如果人們長期受到電磁輻射的照射,也會引起照射傷害。

  大量事實證明,在一定時間、一定強度的電磁波照射下,人體的神經、消化、免疫、內分泌、生殖、血液迴圈等系統的功能會受到影響,可能引發多種疾病。

  電磁輻射頻率越高、強度越大、距離輻射源越近、接觸時間越長、環境溫度越高、濕度越大、空氣越不流通,對人體的影響和危害越大。

  我們一方面要關注通訊、雷達、電子干擾、醫療、科研用頻微波設備對人體的危害,另一方面,電腦、影印機等辦公設備,以及微波爐、電視機等家用電器對人體的危害同樣不可輕視。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