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震後志賀氏菌中毒診斷及處理原則

1、流行病學特點:
因經口食入被志賀氏菌污染的食品而致病。致病食品主要是熟肉、生食蔬菜、瓜果或未煮熟食品。幼兒、老年人和營養不良者易感。
2、臨床表現:潛伏期一般為1 d~3 d,最短30 min,最長7 d。主要症狀及體征:突然發生劇烈的腹痛,多次腹瀉。初期為水樣便,以後可出現帶黏液的膿血便,裡急後重症狀明顯,伴有高熱。一般持續數天至數月,約2~3%病人可出現紅斑性結節、脾腫大、關節膜炎、溶血性尿毒綜合症等併發症。
根據臨床症狀分為三種類型:輕型不發熱或低熱,輕微腹痛,腹瀉每日3~5次,無膿血便,無裡急後重。普通型畏寒、發熱,伴頭痛、噁心、嘔吐等全身中毒症狀及腹痛,腹瀉每日10次至數十次,黏液膿血便,伴裡急後重。中毒型多見於老人、兒童,全身中毒症狀嚴重。突發高熱,驚厥,精神萎靡、嗜睡、昏迷、抽搐,血壓下降,可迅速發生循環和呼吸衰竭,腸道症狀較輕。
3、對患者的處理: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根據病情進行催吐、洗胃或清腸,排除毒物。對患者隔離治療。使用有針對性的抗菌藥物進行治療,並積極進行對症治療和支持療法。解除隔離的標準為:病人臨床症狀消失、隔日糞便培養連續2次陰性,或在不具備細菌培養條件的基層醫院,經正規治療,待患者症狀消失、大便正常一周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