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寶寶燙傷的家庭護理方法

一、寶寶咽喉燙傷

在寶寶意外傷害中,不容忽視咽喉燙燒傷。寶寶咽喉燙傷後,局部很快會發生水腫,在4—8小時內可達到高峰,並伴有呼吸不暢、喘息、哭聲嘶啞,嚴重者還會引起發燒,甚至水腫遍及咽喉而阻塞氣道,導致窒息而死亡。因此,對有可能造成寶寶咽喉燒燙傷的事物,都應積極避免和預防。

若發生咽喉燒燙傷,輕者可在家休養治療,一是不給寶寶吃硬、熱食物,而以軟、涼食物為主,注意休息,避免哭啼;二是可用中藥大青葉、荊芥、薄荷、黃連、桔梗、甘草各10克,煎水,讓寶寶頻頻吞嚥。對咽喉水腫嚴重,已明顯影響呼吸者,或誤服有毒液體並同時引起中毒反應者,應立即送醫院診治。

二、皮膚燙傷

家長應保持鎮定,燒燙傷後立即起水泡並明顯感覺疼痛,屬於淺度燒燙傷,馬上取冷水或冰水浸泡或沖洗傷處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感覺到不很疼了再把衣物慢慢脫掉,用乾淨的布覆蓋創面,包紮好再送往醫院。

早期的冷水處理對創面的癒合有很大的好處,第一能減輕疼痛;第二可以減輕水腫、餘熱造成的深部組織損傷;第三可減少創面的毒性物質。

如果燒燙傷面積大,程度比較深,用冷水處理可能會加重全身反應,應該立即送醫院搶救。如果燒燙傷部位在顏面、頭頸部、會陰部等,除用冷水緊急處理外,還可以給傷者喝些淡鹽水,補充血容量,減輕休克程度。

千萬不要給傷處塗抹醬油、醋、鹼、牙膏或紫藥水之類的東西,這樣不但不能減輕傷情,而且會繼續刺激創面,加深受傷程度。

三、發燒類

小兒高燒抽筋家庭處理方法

抽筋多發生在高熱後6小時以內,表現為小兒突然全身抽動,手腳和面部的肌肉抽動特別明顯,並常同時有兩眼凝視、斜視或上翻,頭轉向一側或後仰。由於喉部肌肉痙攣,氣道不暢,還可有屏氣甚至口唇青紫。抽筋一般在幾秒鐘或幾分鐘內自行停止,然後進入昏睡狀態,嚴重者可持續抽筋幾分鐘或反覆發作。

處理方法:

1. 保持氣道通暢。因為抽筋時喉部肌肉痙攣常致氣道不暢,所以保持氣道通暢是搶救的關鍵。具體做法是迅速將寶寶的頭後仰並偏向一側,鬆開頸部衣物。

2. 止驚。用指尖按壓刺激人中(鼻下方、上唇正中)2—3分鐘,注意不要用指甲壓,以免小兒皮膚受損;給小孩口服「魯米那」藥片,按每次每公斤3毫克計算,或口服「安定」。按每次每公斤0.2—0.3毫克計算給予。

3. 降溫。用冷水毛巾或70%酒精加等量水,持續輕擦小兒的腋窩、大腿根部、頸部或膝關節後方,以促使體溫迅速下降。也可用諾靜(安乃近滴液)滴口腔或鼻腔(具體用法是,每次劑量:初生至1個月兒3—6滴,2—6月兒每次5一10滴,7月一2歲兒每次10—20滴,2—5歲每次15—30滴,6—10歲每次20一40滴,11—14歲每次25—50滴(或參照說明書)。1—2歲小兒還可用小兒退熱栓(劑量 0.125毫克)每次一粒塞入肛門內,以達到降溫的目的。3歲以上小兒則可口服退熱藥片,如安乃近、撲熱息痛(均為每片0,5克,按每次每公斤體重10—15毫克使用)等。

4. 抽筋停止後應多給小孩飲水,以防熱退時出汗過多引起虛脫。

經過以上處理後,還應將小孩送醫院作進一步檢查和處理。

小提示:小兒在入睡後偶有局部小肌肉的抽動,有時在欲醒未醒時手足亂動,或入睡時受聲、光刺激,全身肌肉有短暫輕微的抽動都屬正常現象,不應誤為驚庶。最好的鑒別方法是觀察除以上表現外,有無發熱及其它異常表現。
返回列表